关注李松蔚已经有很久,最初大概是知乎上看他的回答,后来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做他的 “反馈实验” 系列,我看到通常都会点进去读。因此,《5%的改变》作为该系列的精选合集,里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案例我是实时地读过了。即使是读过的案例,再看一遍也还是觉得很有趣。
比起公众号上的内容,这本案例合集增加了对于每个案例的复盘:解说也好、反思也好,给出切实的干预思路,或者留下一些问号。全书五个章节,把案例分为自我、原生家庭、工作与理想、亲密关系、人际关系五类困扰;每个章节最后有 “改变的工具箱”,小结咨询师的干预策略,无论对于从业者还是对于想要进行自助的读者来说想必都很有用。我特别喜欢 “工具箱” 这个隐喻,有种可以挑选着使用的快乐;李松蔚自己对此也有论述。
我一直很喜欢李松蔚的一点是他对于语言的使用是很注意的,总是要挑战自己不囿于学者和专业人士的话语小圈子,向尽量多的人传达他的意思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花很多时间去做公众号,在一些同行看来或许是不务正业的;但心理咨询作为至今在国内 “水土不服” 的行业,正需要用语言搭建的桥梁,来迎接潜在的求助者。
这种 “读者来信” 式的在线小干预,可能也会引来疑问,毕竟它不符合心理咨询的规则和边界。诚然,利用公众号进行的 “反馈实验” 和通常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两回事——刘丹在本书后记和李松蔚的对谈中管它叫 “网络准咨询”——不过新形式的出现也是很好的机会,给予从业者新的灵感、疑问和视角,并推动我们讨论助人工作中的机遇、挑战和伦理。
另外,我也相信,心理健康行业中不同的形式与其说互相冲突,很多时候是互相补充的。从危机干预、自助资源、团体工作、药物治疗到谈话咨询,如果助人工作能够形成千丝万缕、彼此支撑的系统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我在读完《5%的改变》后,回想起每次实时跟进公众号文章,看到底下读者给出自己的评论和见解,忽然觉得这种形式的干预像是一种互动剧场:开诚布公的求助者,对症下药的咨询师,带着好奇、共情、困惑的评论者,都是舞台上的演员。但表演并非意味着虚假;剧场有时正是真实的力量得以绽放的时刻。这其中的每个人做出表达的同时,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话语将会被观看、被反馈。在这样的互动中生出的波纹,在所有的演员和观众中回荡,也把大家都联系在一起。
-🐳-
Pingback: 当秋天的风带来迁徙的消息 - 鲸讲
Pingback: 八、九月读书记录:她长大,她变老,她追忆 - 鲸讲
Pingback: 2022读书总结:这一年遇到的书 - 鲸讲